Sunday, September 17, 2017

一本难念的经


【一本难念的经】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你念了多久?你又念了几本?什么时候念得完?还是,同一本经念了一遍又一遍?
         ---- ---- 杨漫

    今日社会是个名符其实的压力锅,各阶层年龄人士都面对不同的压力;父母养育子女的压力,在社会打拼的人面对工作、经济压力,学生则常面对读书的无形压力。

    新加坡小家庭的结构,在某种层度上,新婚夫妻倾巢而出,去打拼,把幼小子女送去托儿所或留给女佣看管,司空见惯,他们面对的压力,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理清的,局外人也未必感同身受。


    家庭,本來是让每个人可以减减压、透透气的地方;是互相扶持、遮风挡雨的屋梁。可惜,现代家庭渐渐失去了这种功能,有时反而成为互相伤害的场所。也许,你说那是传统美德受到破坏,但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能量是个主因,“自我中心”的行为是导火,家长那种“我吃盐比你吃米多”的思维是个“梗”,与子女的代沟则是个“结”。

难念的经 (杨漫)
    一整天忙碌工作,白天受上司、下属的气,带着不快乐和挫折感,带着疲惫的心情“倦鸟回巢”。这时,需要家人关爱是很正常的,可惜,有些家庭常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,父母、子女、夫妻的感情、关系不是很理想;这种家庭的凝聚力差,“倦鸟归巢”的人往往找不到倾诉的对象,压力就会不断累积下来,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时,悲剧就会发生:父子成仇、母女水火不容、夫妻“劳燕分飞”、兄弟姐妹形同陌路人;说白了,都是沟通能量不足所致。


    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这个“家庭凝聚力”的课题。

    一种米养百种人,同一个家庭也会有不同个性的成员。是什么缘由养出不同行为、不同习惯、不同个性的子女?其中一个原因是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,接触社会耳濡目染所使然,就像普通榴梿树接枝结出D24的品种一样。

    如果你有足够EQ(情商)去理解,常以对方的角度去看事情,彼此的冲突和矛盾就能大大减低;单以自己的思维为出发点,很容易钻牛角尖,产生矛盾。有效的沟通模式是化解敌对的良药。家人在进行沟通时,也许,可以尝试不用尖锐的语气去埋怨对方。把一切责任推卸在對方身上的用词,只会挑起互相指責的怒火,受责备的一方其实很难在被责难的时候接受你的见解,因为在那时刻 “人”的颜面放不下。接着,受责备的人常常会想:"外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,身为家人为怎么也不了解我?外人不懂得配合我、支持我就罢了,家人怎么也不懂我呢?" ---- 这种意念如果不断翻转,越想就会越生气,彼此的关系就越差。


    相对亲人来说,你认为别人往往更懂你,更容易站在你的立场说话,因为你和别人相处的时间较短,别人附和你,也许他站在"事不关己"的立场附和你;你的“死党”支持你、配合你,因为那是死党应有的短暂义务。

    相对的,家人相处的时间很长很长,长时间的磨损,对彼此的耐心也磨损了。结果,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和最支持你的,没得到预期的谅解与支持时,就生怨了。但,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:家人无法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充分理解你,你自己也无法时时理解家人的需要和想法。那,被磨损的关系可以愈合吗? 我想,在某个程度上来讲,在互相包容的环境里,是可以减损的。


    许多父母半辈子辛劳把子女养大,付出了之后总想得到应有的回报,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,心里就会有怨言;其实,付出是关爱,是天经地义的事,不应期待回报,不要把亲情和利益挂钩,单纯一点会更好;看淡回报,不平的感觉就少了。


        曾经读过一些人与人的因缘关系,《增广贤文》所谓的“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” 这句话道破了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”的玄机。“前世的五百次回眸,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”,这样的因缘得来不易;不珍惜眼前亲人、枕边人、朋友,把时间花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争得面红耳赤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事。


         从基因的角度去分析,我们可否这样去理解:什么树结什么果,酸甘树结不出甜橙;什么个性的父母,会生出相同个性的子女;在怎样的家庭成长,会养出怎样的孩子;上面提过,性格有差异、理念会不同,那是长大后子女接触了社会而改变的。

    有人说:父母是生你的,你无从选择,那就认了;枕边人是你选的,选错了,也就认了;孩子是你生的,好坏也得认了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但你可以选择彼此之间的互信、谅解,减少摩擦,减少矛盾。当你细心酝酿良好的因缘关系,就会发现不再“认”得那么痛苦了。当你用心去理解为什么自己心目中“理想”与“现实”有很大的落差后,就会明白那落差是可以接受的。


    期望愈高,如果破灭了,失望也愈高,感受到的压力也愈大。有形无形的压力,日日夜夜、经年累月地积累下来,假如无处从善地释放出去,当一小火点燃起,就足以燎原。此时若又相互对峙,不能好好说话,记恨会越深,关系也越坏,形成恶性的循环。遗憾的是,很多人对不如意的事件发生后,总觉得自己对、别人错;事后再向外人提起此事,也往往只提对自己有利的逻辑。如果你看过太多童话故事,看过太多的虚拟,越难以承受现实,也对人生的过失难以释怀,所以看清理想与现实也是很重要的。


    以前。

    我说的以前是指很“传统”的那个年代。

在那个年代,家庭角色是权威,是不可攻破的堡垒。祖父是大角色、祖母是中角色,说出的话像圣旨,父亲像太子爷,可以“狐假虎威”地传真假圣旨;母亲这个角色,母从子贵,可以活得好命,不好命的话,可能沦为“怨妇”;那子女的角色呢?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。


     時代已变迁,社会观也已变迁;家庭的新角色不能不改变,要不然,父母把话当圣旨,和子女的代沟会很深;开放式的两代关系,会划出灿烂的火花,那本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也就不那么难读。


    亲情是无可替代的,它围绕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一辈子,不懂得珍惜是种损失。

  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你念了多久?你又念了几本?什么时候念得完?还是,同一本经念了一遍又一遍?希望大家那本经,念的是聆听、沟通、理解、观爱、包容、接纳、支持与认同。

Tuesday, September 5, 2017

W。的故事 1

【W。的故事 1】

背景是中山公园
194910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。
1950,在潮安的一个小镇里,有一个孕妇在梦里得到“菩萨”留给她的一个元宝。她兴奋地接过元宝后就醒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春初的雪还未全融化,小镇尽头有个明媚的湖,虽然没有小桥流水,但草木萌芽的湖岸充满着新生命,很美。那是一个古今中外许多文人作家、画家、摄影家用他们的文采、艺术造诣赞美过的季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镇既有迷人的湖光山色,也有浓郁的乡村风情,湖岸边柳树成荫酷似山东的大明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解放后,一切百废待新,生活是清苦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孕妇的生活更苦,捧着大肚子干粗活过日子也不向命运低头。孕妇名字里有个很优雅的字,“霞”。小镇也有个优雅的名字,叫做“龙溪镇”。龙溪镇一端的那个湖就自然地称为龙溪了。龙溪附近许多镇民每日都习惯地在湖岸上洗衣、打水、捕鱼。蓄养牛马的也常在这里为牛马梳理,也常见光着身子的孩童在岸旁嬉戏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之前提到霞梦见观世音菩萨抛下一个元宝,对她说:“这个宝留给妳...”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件事。霞接过元宝后不久,她就生下了她的“宝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宝”长大后给自己取个特别的外号,叫“金童”;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观世音留下来给霞的金童。金童落难到人间吗?也许故事不是这样单纯的。

     明朝诗人刘溥《雪山图》诗中有一句:其时严冬十二月,大雪照映如冰壶”,正是 童出生时的写照。十二月二十四,正是灶神上天向玉帝禀报家家户户一年的辛酸苦辣、功德与业障的那一天。就不知起早摸黑勤奋工作过着清贫日子的“霞”,灶神有据情禀报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童的第一段“家”,是一座有着两层院落的宅子,院子前面个很传统的弧形出入口,两旁贴着新的春联:“子孫好守儒门学,乡里仍名廉吏家”。春季鸟语花香,夏季天气酷热,大人小孩院子外树荫下露宿是常有的事;秋天枫叶变色,虽美,却没见家人在树下饮茶谈天过;落叶时,只见家奴大煞风景地清理那一片红彤。冬季是小孩的最爱----抛雪球、滚雪地的情节,对金童而言,是一段常记心头的往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霞的父母本是小康之家,开小店做陶瓷器买卖,四姐妹和一个弟弟,都靠小店的生意糊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旧社会的思想依然残留,所以霞只短暂地尝过浪漫世界里的甜蜜,最终靠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高攀嫁出去。那段婚姻还是在解放前一年进行的。她才18岁,嫁入“豪门”才一年就解放了。解放后有大片田地的都通通被标签为“地主”,要被清算。霞没有享受到一丁点“豪门恩惠”也被列入地主成员名单中,瞬间生活拮据、彷徨、无助。



W。的故事 2

【W。的故事 2】

庭院
霞的夫君 ---“龙”,在解放前拿着几个大洋(钱)飘洋过海到新加坡生活,做生意,也就逃过被清算的命运。龙的母亲希望儿子留在番邦过活,也暗示他可以在番邦另娶个番婆开枝散叶。在那个时代,“三妻四妾”是男人的“权益”,读过“家、春、秋、雷雨”等名著的人都能了解所谓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的悲情。还好,诗礼传家,书香门第的龙,本质不差,所以,他没有婚外情。5年后他想方设法把糟糠之妻接来新加坡一起生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的母亲不喜欢霞,个中的原因总让人费解。----“女人何苦为难女人?”她们都一样有最脆弱的灵魂,本来就要互相理解和支持的。无奈龙的母亲奉持着她自己的一套家训和思维,从中作梗,扣押儿子寄来的“过番证”,害得媳妇差一点不能处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几经波折,柳暗花明。在二姐夫的交涉下龙的母亲交出了霞的过番证。
二姐可说是霞的恩人。有一段苦难的日子,霞投靠了二姐与二姐夫 ---- 老王。老王乃军人出身,抗战时付出了青春,解放后升任为海关局局长。他的社会地位高,工作稳定,收入也相对好。霞在二姐家中当保姆,看顾王的幼小儿子、买菜、洗衣、饮食起居等家务,过着简单而“无忧”的一段日子。很多时候,霞出外买菜时,照顾老王幼小儿子的担子自然就落在金童的身上。当时的金童也不过5岁,看管1岁多的“王小子”来还似模似样,但状况连连,比电影里头的情节还精彩。

回说霞的家婆扣押霞的“过番证”那件事:家婆的本意就是不想霞南下石叻,所以百般刁难。无奈她斗不过老王的交涉,最终只好放人了。
霞向亲弟弟“石”借了¥300作为各种过番费用。1956年的¥300是个天大的数目,相当于今日的数千元。(姐弟情深,石的那份情意,奠定了20年后的无数回报,那是题外话)。

依稀记得,霞的小叔在送别前带金童游了中山公园、看抗战电影。
依稀记得,他们步行了整整一公里路才到达中山公园;来到儿童游乐场的绳芝亭时,小叔还为懵懂的金童讲解绳芝亭的一段历史故事。当时的金童哪会把此事放在心上?事隔二十多年后,他才重新翻阅历史事迹,得知那亭子建于1931年,是为“缅怀汕头水电创始人高绳芝先生的功绩而兴建的”。

一个秋游的美好感觉,也是金童童年唯一一次出游的体验。50年代的公园没有太多人工匠气,自然的花草树木、曲径亭榭,配搭得古意黯然。
依稀记得,金童看的那部抗战电影叫董存瑞》,是刻画抗日英雄董存瑞为收复隆化城,进行自杀式炸碉的故事(1955年由郭维执导,张良、杨启天、张莹、周凋、任颐等主演的战争片)。以英雄主义为题材的电影,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。
话说霞拿着亲弟弟“石”给的¥300,办理了出国手续,背着她的宝狂奔带跑地抵达海关,尝尽了惊恐、无措、跌跌撞撞地上了“大宝安”客轮。---- 一艘数月才去番邦一次的客轮对霞来说是怒海中挣扎的救生圈。

飘洋过海,“进一步,海阔天空”;客轮到石叻(新加坡)不是三两天的事,漫长的旅途也不是等闲的乐事,不过对霞则充满憧憬,抱着美好与兴奋的心情来到心目中美丽的狮城,与夫君重逢;相对的,对金童来说只不过是一段新鲜的回忆。那年他才5岁,懵懵懂懂的年龄。他所能记忆的大事大概从45岁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英国人统治下的新加坡,只有白人至上,其他“吃甘当”的非白人是二等人,不会说英语的华人是三等刁民。坐大宝安轮船过番的人不能立即入岛,必须要“冻kusu”一个星期后才能上本岛。那是英国殖民地政府设立的检疫站,规定从中国坐统舱南来的人,一律须到圣约翰岛上接受检疫与消毒一个星期才允许进入主岛;那是一段难以适应的挑战。

       龙没有远见,大洋也不多带一点就“过番”了,过的是平淡艰苦的。龙的本质不差,差只差在因生长在那种豪门的家庭,深受遗毒,自恋“曾经拥有”的风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不会做生意,开的电器店三两下子就让人坑了。钱花得七七八八后,改做卖眼镜的生意糊口。好在霞遇到贵人的帮忙,做裁缝车衣的工作,赚钱补贴家用,也给她的宝读书;然而,日夜工作、不眠不休搞坏了她的身子,忧郁与心悸病缠身。
十月怀胎,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;把儿女拉拔大的父母不简单;为生活日夜劳作、车衣撑家的娘不也很伟大么?金童打从心里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追忆小时候一段住在新加坡东区的的记忆。新加坡东区的“如切路”、“加美路”一带是金童的第二个家。他就读的小学、中学、高中就在“好莱坞戏院”附近。他的学费很贵,非常贵,可以说是“要命的贵”。因为过番的新人不是新加坡公民,每月的学杂费至少是$13.50-- $13.50是天文数字吗?当年一斤肉3毛、一斤菜1毛半、一杯咖啡5分钱。$13.50等于10多天的伙食费,钱常不够用,借钱过日子的心情能忘记最好。

W。的故事 3

【W。的故事 3】

金童的资质不差,小学一、二、三年级考获全班第二、四、八名次,到了四、五、六年级时,遇到“和尚敲钟”的老师们,他的成绩退步了,落到222428 名次。华文老师评他的作文写得不好,数学老师常在课室里抽烟,教学时马马虎虎,英文老师只念课本却不深入讲解,...... 小六会考如“兵临城下”,金童下决心为自己的前途而冲刺;他买了历届会考题解的数学读本、英文作文读本、科学读本等,死记死背地把它消化。---- 勤能补拙这句话,在他身上展现,顺利地以高分升上中学。
中学的老师大都很尽责,华文老师说他很适合写小品文,数学老师的讲解方法对他很有利,一听就懂,可惜英文成绩依然“潜水”。大器晚成的他,到了高中才展现出来 ---- 全班40人只有他、一个留班重读生和班长三人考获HSC 4 (主要科目皆达到高中水平的意思)。
       金童入住的“加美路” Carpmael Road)的屋子,被房东割切成10来间小房子;像72家房客里的故事,租户一多、人事就复杂了,也多少会发生口角,但大家的凝聚力也强。金童常常和邻居朋友放风筝、玩弹珠、斗蜘蛛(spiders),也开始对集邮产生兴趣,常常一个人走到街头巷尾的垃圾堆里翻找人们丢弃的信封邮票。多亏当时倾倒垃圾的服务不是很频繁,每三五天才见垃圾车来清理一次,所以每每去捡邮票,都大有斩获。
          加美路一带有几家进口面粉、香料、茶、白糖的厂房,所以,包装邮件上往往都是高面值的邮票,数量也多。金童所收集的几乎都是来自印度、锡兰、马来西亚和香港的珍贵邮票。
          隔着加美路水沟的另一边,是较高档的排屋,还有一个露天戏院。每逢周末晚上,戏院就会放映一出美国Heroes的戏,门票10 ,内容都是在宣扬美国白马英雄对抗红印第安人 “侵略”的故事。常期的洗脑之下,雁也总觉得红印第安人是坏蛋,美国人是好蛋;可见这种对历史无知是多么可怕的事;那种一面倒的故事可曾引发过认知者的争议?他不曾想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童的名字里隐藏着一个“雁”字,这也许是他注定有“大雁南飞”的福气。读小学时,他的零用钱有一、两毛,但他只花5分、1毛钱买些解馋的东西,一半储蓄起来。读中学的他,零用钱从5毛增加到12元,他就认为“发了”,满足了。通常也把一半的零用钱储蓄起来,买它心爱的漫画书“地球先锋号”。
漫画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童在读中学四年级的时候常写一些“有的没的”文章投稿,赚一点稿费。金童用了笔名“雁”去投稿。那时的稿费每3500字也只是区区的$2/$3,但对他来说已经够了。$2/$3可以让他买“先锋号”(每本一元),也可以买张戏票看电影。看了电影后又写影评再赚稿费。雁就是这样把钱“滚大”的。他最爱看武侠片,像古龙的《楚留香》、《陆小凤》、《小李飛刀》,像金庸的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天龙八部》《神雕侠侣》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常光顾的电影院叫做“首都戏院”,因为那段时期他们已搬迁到水仙门福南街,走一段15分钟的路就到了。首都戏院对面有一所教堂,教堂里种了几棵相思树。年少懵懂的雁也曾带着妹妹在那里捡过相思豆打发时间,也常到距离首都戏院数百米外的友联书局看些参考书。
       水仙门没有水仙,但有许多小食摊,也常有党派“街斗”---- 一条街属“24”派系管,另一条街属“08”派。久不久就上演2408两派互相叫嚣、小斗的场面。一群嘴上还没生毛的小子的叫嚣总给那里的街民添烦恼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有一个妹妹“丽”、一个弟弟“克”。居住在福南街时妹妹读小学,搬迁到东陵福时弟弟读小学,雁读高中理科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理科出生的雁喜欢的东西可多了,也都在改变:电脑C++、绘画、诗词、音乐、写作等,可惜都不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忘了哪一年成为新加坡公民,但记得成为公民是全家人共同的喜悦;雁的学费也得以减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读理科(Science)的雁读过鲁迅的“阿Q正传”,读过李宗吾的“厚黑学”,读过吴敬梓的“儒林外史”,读过冰心的作品....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冰心的《红叶与红莲》一文里有几段名句,雁印象深刻:窗外雷声发作了,大雨接着就来,越来越大。那朵红莲,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....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,慢慢地倾侧下来,正覆盖在红莲上...雨势并不减退,红莲却不动摇了。雨点不住地打着,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,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。...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——妳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...除了妳谁能为我遮挡李宗吾的“厚黑学”有一段“厚而无形,黑而无色,至厚至黑,而常若不厚不黑,此诚诣之至精也。”也足以让雁玩味良久。

......

W。的故事 4

【W。的故事 4】

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这句话对雁的妹妹“丽”来说并不靠谱。青春期的丽有点叛逆,长大了却比绵羊还更温顺,心像玻璃一样脆弱又多愁善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家人的体质差,也许是遗传了父母的基因。父亲龙年轻时得了一场重病,听说喝了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要才起死回生。母亲霞日夜做牛做马搞坏了身子。丽小时候有轻微的哮喘,常看医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69513日,新加坡发生了一次很不幸的513事件;暴动、戒严期间“丽”哮喘发作,父亲背着她忧心忡忡地跑去求医。当时“雁”从二楼破旧的窗口窥探父亲和妹妹的背影,感触良多。如今回想起来,雁对老迈父亲的“老、坏”脾气,埋怨后又选择原谅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病从浅中医的道理,大家都清楚。丽吃了一轮又一轮的“鹌鹑炖汤”终于把病治好了。所以雁笃信中医的医学理念。
       丽的生意头脑比她老爸更胜一筹。她也很有表演的才华。---- 听、演潮剧是她的最爱;她常常和邻居朋友开着“丽的呼声”,随着潮曲演唱“陈三五娘”、“火烧临江楼”等。她的邻居“陈楚卿”“陈楚仪”姐妹也是潮洲人,三人戴围群装假水袖就在木板床上又唱又演,表情十足。看的人笑她们痴,演的人则乐在其中,不在乎别人怎么说。
说丽生意头脑好是有原因的。
一、她嘴甜,
二、她人缘好,
三、她做起事来一丝不苟,
四、她有Luck
她没读经济学,不过,在哥哥眼里她经济理念和“经济学家”一样给力。
            丽做过售货员,卖衣服,替老板赚了不少钱;在金文泰糕点店打工也一样替老板娘打点得很好,深获老板娘的喜爱。
            丽后来也替她老妈子搞起售卖首饰耳环丝巾等小生意,让“霞”有个赚钱的门路。只可惜丽本身没有放胆和老妈子一起创业,不然....可能因此而发达也说不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的时候,丽嫁人了。“夫君”有点大男人,但两个女儿很会读书,弥补了丽的小缺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有点不明白,小时候性格有点“小太妹”的丽为什么嫁了人就变得如此“玻璃心”?他常对这个很疼爱的妹妹说:女人应该有“三有”,
1、要自主要有主见,
2、要有私房钱,
3、要有“放下”的勇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...也许,丽如果出生在有钱人的家庭里,家人供她出国染点颜色,她有可能会捞个“士”什么的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也许,“命理有时终须有”吧。

W。的故事 5

【W。的故事 5】

插画
离水仙门约1公里的海边,正是兄、妹、弟三人“远游”的去处。那个地方人们叫它做“政府大草场” The Padang),傍晚时分有许多人到那里散步、放风筝;不远是新加坡河、吊桥,接着是风光明媚的红灯码头。不是很远的“远游”带给三兄弟妹无限欢乐,那毕竟还是容易满足的年少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克”是最小的弟弟。母亲怀他的时候又作了胎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霞梦见一位称为“番佬姆”的祖先,牵着个“cute cute”的男孩,对她说:“这男孩就留下给妳养吧。”---- 霞不久生下了cute cute 的“克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兄弟妹长大后,霞常常回述这两个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克”有强烈的个性;大剌剌、没有心机、有画画的天分。他读克明小学时,家人已搬到东陵福居住,并长时间在这“福地”生活。画画的天分让克与雕塑结下缘分;第一份工作是新加坡造币厂,但后来他还是转行做生意。他继承了先辈的基因,创业当小老板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克很好动,生活多姿多彩,常和一般趣味相投的老同学聚会、扩大人脉。静时候,他也可以优雅地欣赏名画、写诗、篆刻、浅谈医学与名著。他爱喝咖啡,一天可以喝上四五杯,所以在老哥雁的心中,克是个“咖啡王子”;在老妈子的眼里,他是“番佬姆”留下来的,性格“番癫番鼕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查找潮语字典,“番癫番鼕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很不够细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克的名字里有个“佳”字,也许父母希望子女都成才,像“一门三进士”故事里的人物;结果与希望差不远:大儿子是专业人士,小儿子是创业人士,他们的老爸是 ----“古兰士”(挑剔的人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除了画画,小老板克也有多面的爱好;除了书法、佛学、摄影,他也学人家玩黑胶唱片。生意人有时要懂得“钻”,到处钻门路。生意人的“钻业”有时像大不死的蟑螂,钻对了门路就细水长流了。

Monday, September 4, 2017

W。的故事 6

【W。的故事 6】

宝鉴 八字
龙早年命好,中年潦倒,晚年又爱自寻烦恼。
       据说龙的八字里有“喜用神”,在他的一生中,凡事虽经历曲折,但都会遇见解救,遇贵人。简单地说,他的富贵是昙花,中国解放后他跑到南洋来生活,潦倒的日子里有“背后的女人”---- 妻子撑过去;50多岁就退休,爱吞云吐雾,晚年有子女、妻子养他,过着“烟不离手”、“goyang kaki ”(逍遥)的生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倒带回述龙南来后的故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做生意失败后当过小学音乐老师。在那个时代,你无需受过师训也可以当老师,只要你够胆。雁说很难想象龙当音乐老师的样子,想来一定会是“笑死人”的模样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打从哪一年开始,也不知龙在什么情形下自己开了间翔龙行电器店做生意。被人坑了钱之后,他学人家卖西洋画;从定居在香港的弟弟入口一批水准不高的油画,结果又亏了一笔,也给“手足情深”的弟弟坑了一笔钱,中了一句老话:“自己人,打死无相干”。他走投无路,自愿降格到“丽的书店”做打工仔。丽的书店的老板很刻薄,常等到月底最后一分钟才发工资,农历年三十晚也是如此;对穷困的家庭来说是痛心疾首的,没钱及时买新年必备品还算是过年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开心的工作,龙挨不了多久,辞职不干了。接下来的生活担子自然就落在贤妻的身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说龙的八字里有“喜用神”会遇贵人,一点也不假。在贵人的牵引下他得到一份好工作 ---- 进入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出入口商“建泰”当会计师。一本簿子、一个计算机、一支钢笔,天天填写着出入口商单据与数目字“混日子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没有电脑的时代,没有会计软件的帮助,会计师的工作量很大,每天抄抄写写、写写抄抄,每年年底总是龙最难挨的日子,因为要呈上会计报告。某一年,公司的账没法“balance”,他选择逃避现实,一个人跑到香港躲避一阵子,还好公司的老板对他不薄,请人把账给弄好了,也劝他回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很识趣,没有继续呆在公司里工作。“喜用神”这一次选择助霞一把 ---- 女儿丽提供老母创业的点子,从摆摊子做“跑地牛”的小生意,到租政府建的小贩摊位做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的嘴很刁,家人都说他“乞丐身阿官嘴”,没啥钱还一直想大鱼大肉。龙不知前世积了什么阴德,40年没做工却有贤妻、儿女养他,还嫌东嫌西,自寻烦恼,也给家人添烦恼。闲来无事,吃饱沏茶吟诗作乐,比神仙还神仙呢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龙当过某诗社的会长,出了四本诗集,一本探讨方言的书。这就是他晚年的成就。


W。的故事 7

【W。的故事 7】

            1972613日为农历五月初三,天气晴朗,却有一群忧心忡忡的入伍青年聚集在登普西山(Dempsey Hill)排队上军车。爽朗的天气扫不开阿兵哥的愁思。有不少入伍青年的家人陪伴他们一起来到登普西,为他们送行、打气、祝福,也有少数是孤身只影来报道的;“雁”也是其中一个。没有家人的陪伴,沉重的心情非笔墨可形容。

    登普西,Mindef,第七步兵营,Jalan Bahar,这些新名词开始根缠在“雁”的脑海里。
  当年的新兵生活很苦,睡不足、吃不饱、训练严苛,个个骨瘦如材。每天吃的是含沙的饭、蛋黄发黑的eggs、一团像枯草的蔬菜。还有,军衣要烫得像铁板,军靴要磨得像“杨贵妃”的铜镜子,连盛饭的铝质饭盒(mestin),那群没脑的下士、中士、上士、军官都希望你用“Brasso”把它磨亮,摆美美让人看。每次“Stan by bed”时,士官都很在意你的“mestin”亮不亮、军靴头亮不亮,Mestin、军靴头照不到他的牙齿可就要挨骂了。至于用铝质Mestin + Brasso盛饭盛汤吃的风险,他们怎么会懂?庄子的《外篇·秋水》说得好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那也恐怕是英军留下来的文化遗毒,但摆美美的格调与军人的形象格格不入。
   与外界隔离了一个星期后,阿兵哥的家人第一次来探访;每个家长看到黑炭脸、和尚头、骨瘦如材的儿子,几乎都崩溃了,偷偷在一角擦眼泪,儿子在家人的面前也表现得很坚强。
   三个月的基本军训熬过去之后,雁立即被派到SAFTI接受3个月的士官训练和5个月的军官训练。比较3个月基本和3个月的士官军训,5个月的军官训练是雁最得意的 ---- 饮食住宿大大地改善了,军官训练课程也多姿多彩,富挑战性。

   1973年发生动物园黑豹逃走的大新闻。无独有偶,雁的团队在马西岭森林扎营受训时,夜间遇到了那条黑豹。发现黑豹踪迹那一刻,团队上下顿时紧张万分。手无寸铁的受训军人哪敌得过凶猛的“豹哥”?经过上头的衡量后,缩短了训练时间,撤退回营了。回想起那件事,雁也心有余悸,森林里扎营受训期间,他认为自己也感觉到那豹哥曾在他眼前闪过,只是不十分确定,也就不以为意。


   结业后的雁曾经当过教官,也当过Logistics Officer、后勤事务与策划主管。军官的月薪介于500600元。这份薪水在当时已算是“高薪”了。然而他不打算续约当“叹吃”兵(职业军人),回去当他理念中的灵魂工程师 ---- 教师;每月领取区区$385薪金,自得其乐。

W。的故事 8

【W。的故事 8】

“每月领取区区$385薪金,你不觉得可惜吗?”签约成为职业教官的军人朋友问。“还好。”雁回答得爽快,不过心坎深处多少有点被亏待的感觉。
 一家卖唱片的店正播放着陈淑桦唱的《梦醒时分》:“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,在每一个梦醒时分,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,...”。雁不期然也哼了那句:“伤心总是难免的”;他不明白教师与教官有什么不同,都是教育工作,一个是$600, 一个是$385,“why?”

每月领取区区$385薪金,你不觉得可惜吗?”签约成为职业教官的军人朋友问。“还好。”雁回答得爽快,不过心坎深处多少有点被亏待的感觉。
     一家卖唱片的店正播放着陈淑桦唱的《梦醒时分》:“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,在每一个梦醒时分,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,...”。雁不期然也哼了那句:“伤心总是难免的”;他不明白教师与教官有什么不同,都是教育工作,一个是$600 一个是$385,“why? ,唉!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75年一月15日是雁第一次踏入一所颇有名气的乡村中学,校长“卢”是一个很难与下属共同搞教育的人。雁看得出他比较喜欢有大学文凭的教师,看轻低学历的教师。卢还有个坏习惯,常常“鬼鬼祟祟”地在窗口下、课室门旁偷听老师的教学,不专业又没风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遇到的第二位校长叫“腾”,很有学士风度,重视的不是教师的学历,而是他们对教学的热忱。第三位校长“易”上任不久,就把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。为提升学生的英文程度,他提倡“每日30分钟英文读写”---- Self Spontaneous Reading and Writing雁觉得那是个很棒的点子,学生的英文成绩果然突飞猛进,惊动了教育部,惊动了其他邻里学校,报章大篇幅的报道让这乡村学校一夜成名。在“易”134年的贡献里,硕果累累,桃李满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饮水思源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在同一所学校了当了34年的灵魂工程师,期间披甲上任的校长还有“林”、“陈”、“徐”与“李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34年教学的功力超强,雁教过华文、科学,也随教育的大改革成为Converted Teacher 改跑道用曾经是“半桶水”的英语教数学、美术,又在第二次教育大翻盘搞IT(电脑科技)教学。
       1994年扛起重任,用自己的无限的IT知识教电脑学科。面对普通工艺的“猴子班”,时不时跟你玩“孙猴大闹天宫”的游戏,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“你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?”、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同事如是说。但这可不是雁的想法,只是,电脑科技大规模入侵学校的头几年,除了雁,没有人放胆挑战。
胜造七级浮图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当玩猴想激怒雁的时候,雁常苦口婆心地激励那些玩猴,要把玩乐打闹的时间用在思考上,“牛顿当年在苹果树下歇息,一个苹果掉落砸中了他的头;牛顿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,经过他努力的探索,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。”他也对不屑一听顽固份子说过:“你的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你读书,如果你不买账,行行好,和穷苦人家的孩子调换身分,让他读书,你放逐自己,也算是在积阴德。”......以柔克刚的方法,有时也很管用,至少不会两败俱伤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读过,邓小平说过:我就担心丧失机会。不抓呀,看到的机会就丢失了,时间一晃就过去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读过:机遇不是有形的,不像摆在那里谁都看得见的苹果,要看得见机遇,必须用头脑去看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读过,泰戈尔《飞鸟集》经典名句之一: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,你也将错过群星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雁读过,司马迁有曰:智者贵在乘时,时不可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抓住机遇、把握未来,雁的不断自我挑战带来成果与回报;1999年升任为资讯与科技部门主任,打造、构建学校的科技版图,也从容地面对每年两三次的“校群分享会”、接待外国嘉宾的Visiting

Sunday, September 3, 2017

奇门遁甲

【奇门遁甲】

高楼大厦里有"我" (摄影:Eric Yeo)
朝九晚五都压力山大
森林大厦
什么时候化作菩提树
开花结果
路人在交通灯下沉思
悟出了安全二字
谁知人行道上也出车祸
厚壁土墙披着加沙
聍听高层在台上念经
引人思索
WiFi互联可以通灵
让众生上网取经解迷惑
电脑iPad变市场
众生拿着滑鼠点击
敲打键盘  刷刷屏幕
上淘宝买货
佛陀劝说放下
食客偏偏放不下手机
认真地用餐过

Photo: Eric Yeo